兰钧首批314ah电芯正式量产下线
近日,兰钧新能源官宣314ah电芯批量下线,并于9月4日举行下线仪式。兰钧自5月24日正式发布“精准一度电,极致性价比” 314ah电芯以来,便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内,率先完成了首批量产下线。
对于大型储能下一代产品,兰钧始终坚持单体尺寸标准化、模组模块化、系统组成多样化的理念,选择开发280ah电芯同尺寸的升级产品。
从行业内看,71173尺寸下的储能电芯目前已适配主流大储产品,并且得到市场验证,打通了商业性。而电池企业寻求同尺寸下的电芯性能提升,在制造环节、匹配下游客户上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及通用性。
在敲定标准化尺寸后,电池容量的选择十分关键,这也是兰钧“下一代储能产品”差异化的关键所在。
打造“大容量”既定趋势下的储能电芯仅仅只是开始,更进一步是要如何切实满足下游客户需求,实现产品的商业闭环。
在大容量的具体规格上,兰钧分别对于300ah、306ah、315ah等容量进行了系统性筛选和分析。
经过多番论证,兰钧从终端产品的角度出发,认为电芯容量去公摊化可“拧干”电池标称的水分,满足极致性价比的需求,于是最终确定314ah作为280ah的下一代升级产品,并快速切入了314ah电芯研发与测试。

在正、负材料上,兰钧通过微/纳级正负极材料界面修饰技术极大降低负反应产生,正极材料通过粒径选配实现高压实设计,负极材料通过表面结构整形包覆设计以稳定sei膜。
电解液方面,兰钧采用自修复sei电解液添加剂技术,自愈合界面调控;并通过低膨胀材料,界面材料硬化技术,极大降低活性锂的消耗。
安全方面,兰钧314ah电芯不仅通过了过充过放、挤压、穿透针刺、短路、热失控、极限热箱等多方安全实验;还实现了电池减重,单电芯重量不超过5.55kg,使得系统集成后的重量可控,为后续系统的结构设计及运输安装等带来了良好的“减负”效果及安全保障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赋能更加多元的市场,兰钧314ah电芯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的认证,并取得了un38.3、ul1973、ul9540a、iec62619等认证证书,gb/t36276 证书也即将在24年初获取。
新产品研发并非一蹴而就,尤其是在多款300ah 大容量电芯涌入储能市场当下,电池企业要追求市场判断之快、产品研发之快、量产之快,才能跑赢市场及同行。而兰钧314ah电芯快速实现量产背后,不仅体现了对储能市场的独立思考,更切合了终端产品、客户的实际需求,必将获得市场的青睐。